巴彦淖尔阴山岩画: 探寻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图卷
巴彦淖尔,这座不缺资源、不缺美的西北城市,不仅有巍峨的山、灵动的水、壮丽的草原、绵延的沙漠,还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
阴山岩画,
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被誉为“无字天书”。
巴彦淖尔市境内的阴山岩画
是世界上最大的岩画宝库之一,
有“千里画廊”之称。
阴山岩画
公元6世纪初,
当遍游神州的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
在翻越雄伟的阴山山脉时,
第一次见到了雕刻在山石之上的图画,
他被这些来自远古的神秘符号所震惊,
于是便有史料中对阴山岩画的第一次记载。
“河水自临河县东经阴山南,
东流经石迹阜西。
是阜破石之文,悉有鹿马之迹,
故纳斯称焉。”
文献中所记述的“临河县”是汉代
在河套地区设立朔方郡下的一个辖县,
如今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县)名
就是沿用了汉代旧制而保留至今的,
郦道元在考察黄河时曾来过阴山脚下,
在黄河北岸一个名叫“石迹阜”的地方
看到了“鹿马之迹”,这便是对阴山岩画最早的记录。
阴山岩画历经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直至近现代,
刻画的时间延续了上万年。
这些岩画内容丰富生动,
刻画精湛古朴。
诸如各种动物、狩猎、放牧、舞蹈、
手印、蹄印、符号、穹庐毡帐、
日月星辰、巫师、人面像、征战、拜日、车辆等。
反映了阴山地区古代先民们的
审美情趣、精神世界、世界观以及生产生活状况。
五虎图是阴山岩画的代表作。
老虎沟位于乌拉特后旗境内,
是一个狭长的峡谷,
“五虎图”岩画就位于
山沟里的一块大岩石上。
岩石坐北朝南,
光滑平整,高1.47米,长5.33米。
巴彦淖尔市境内分布的
156个阴山岩画遗址群
主要集中在乌拉特前旗、
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
和磴口县境内的阴山山脉中,
东西横亘350公里,
南北绵延60—120公里,
其中较密集区为19处,
现已发现5万余幅作品。
这些岩画,
构成一条绵延千里的岩石“画廊”。
阴山岩画
是古时中国北方地区
经济文化发展和
社会风貌变化的实物见证,
更是中国古代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
和不断升华的实物载体。
数量庞大、题材丰富、历史悠久、
艺术精湛、分布广泛、文化内涵独特。
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被列入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22年3月1日,
《巴彦淖尔市阴山岩画保护条例》正式施行,
让阴山岩画的保护有了更加坚实的依靠。
阴山岩画是一部石头上的“史诗”,
将远古人类的生产与生活、
风俗与向往,
深深地凿进岩石、刻进历史。
让后人感受到远古时代生命的传奇
和生生不息的磅礴力量。
转载:自治旗文旅厅微信公众号